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

近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我省禁塑工作的全面启动。2月21日上午,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在海口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解读《方案》相关内容。

彭太华(海南省委宣传部处长):欢迎大家出席省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海南自贸区的战略定位是“三区一中心”,其中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都是一些很具体的事情。2月16日,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方案相关情况,我们今天邀请到了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邓小刚先生,请他介绍相关的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环境管理处副处长张静女士。首先让我们有请邓小刚厅长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邓小刚(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媒体的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就我们俗称的“禁塑令”这一事,向大家做发布。去年4月13日,总书记在海南作重要讲话以及随后的12号文件,提出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具。此后,我们媒体一直非常关心。因此,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就禁塑这项工作做了积极的筹备。2月16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这标志着我们禁塑工作的全面启动。
现在,就相关情况给大家做下通报:
一,关于禁塑方案出台的背景。近年来,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在世界范围和全中国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也引起了大家普遍关注。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8年发布的《一次性塑料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全世界塑料废物年产生量约为3亿吨左右,大量的塑料废物进入土壤或海洋,最终形成“白色污染”。我们在有关媒体的报道上也经常看到,无论是陆地和海洋,若干年之后这些塑料袋都变成了微塑料,还是会威胁到海洋生物。因此为了控制“白色污染”的进一步加剧,全球目前已有近90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控制或者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相关政策或规定。“禁塑”正在成为全球保护环境的共识和共同举措。
去年中央12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要全面禁止在海南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具。为了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这一决策部署,也是为了海南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能够进一步走在全国前列,确保海南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相关厅局和市县政府共同研究制定了这个方案,这个方案也是海南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举措之一。
二是关于《方案》的主要内容。《方案》围绕总体目标,分成四大部分。一部分明确了指导思想,提出了“禁塑”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和目标;第二是确定了工作目标和主要的时间节点;第三部分提出了7个方面的21项重点工作任务;第四部分提出了4项具体举措。相关文件在媒体上已经发布了,对我省现阶段至2025年期间的禁塑相关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方案》在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分行业分类别稳步推进。一是在全省党政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学校、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食堂及主要旅游景区、大型超市、大型商场、医院等行业和场所首先禁止提供、销售和使用列入名录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二是制定名录,逐步推进,到2020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名录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
(二)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明确到2019年年底前,要制定出台《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同时要出台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名录,并建立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标准和检测标准的体系,明确什么塑料制品是可以全降解的,什么是不可降解的。同时出台相关产业鼓励政策,推动全生物降解产业发展,就是拿什么来替代,要有相关的鼓励政策和产品,让老百姓可以接受。